要是有人问,什么事儿最近能让印度总理莫迪倒牙——估计莫迪自己都得咬牙嘬冷气,心头堵得慌,这事得数2025年5月印巴上空那场轰轰烈烈的空战了。
为什么说这场仗让莫迪夜不能寐?
因为原以为是雷声大雨点小,结果巴基斯坦掏出一套中国货,真刀真枪把印度本家的战机摁着打,揍得莫迪脸都快挂不住了。
要命的还不是掉了面子,关键是人的自信瞬间被干趴下。
扪心自问,你当时坐办公室,电话嗡嗡响,汇报内容全是“我们又被击落一架”“对方毫发无损”,换谁不窝火?
更扎心的是,巴基斯坦打得欢的大杀器不是传说中的什么隐身王者,而是中国三大主力战机里头性能最温和的那一位。
让巴铁立了汗马功劳的是歼-10CE。
说穿了,这还是中国“空军三剑客”里块头最小、雷达和航电系统最迷你的“小兄弟”。
啥意思?
就好比你本想着,哪怕碰不上双满汉席,也好歹整一桌五菜一汤,结果人家来了盘小凉菜,就把你主菜全给撂翻桌了。
那剩下两员大将——歼-16和歼-20又得有多扎实?
其实印度怎么也想不到,被巴铁空军吊打,会成为网友津津乐道的瓜。
中国的王牌三兄弟排排坐,光歼-10CE外销版就够印度受,歼-16那更是悄悄咪咪自己用,量还叠得贼高。
就拿数量说事,现在服役的歼-16早就悄悄摸到了400架的门槛,看着眼花缭乱。
印度这边扳着手指数自家库存,最能打的苏-30MKI才攒了270来架,再拍拍阵风战机,也就36架,俩加一块儿,堪堪能跟歼-16一个系列凑个将近人数。
而且中国的歼-16还在源源不断下线,打算把差距越拉越大。
这么比下来,无论拼数量还是单机实力,都有点碾压的意思。
要说单机比拼,苏-30MKI的无源相控阵雷达比起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那技术档次直接迈了一代,压根不是一个level。
别的小项,光电、数据链、导航啥的也不是一个维度。
让印度佩服得低头的,不止是咱家装备多,还真是在核心科技链条上甩他一圈。
阵风呢?
被拿出来溜溜手,也是有点拉胯。
虽然顶着有源相控阵雷达头衔,可里头用的芯片材料“砷化镓”还被“氮化镓”甩一个毕业生水准——功率、续航、抗打击能力都差出一大截。
要命的在后头,阵风雷达尺寸还憋屈,体型受限,连歼-10C的雷达都比不上,那还咋跟“大块头”歼-16正面刚?
搞了这么多技术对比摆事实,说白了就是——歼-16不管是量大管饱,还是单挑能力,全把印度的同类机型按在地上揉。
这仗,印度要是连巴基斯坦操控的歼-10CE都吃不下来,那遇上歼-16岂不是得原地石化?
别急,歼-16还有个老梗,估计老军迷们看完都得嘿嘿乐。
提到歼-16,不得不搬出个陈年旧账:中国这些年仿制苏-27,捣鼓A、B系列,还捅破过和俄罗斯之间的小窗户纸。
最早中国还是正儿八经拿了生产许可,做了105架歼-11A。
结果嫌性能不够看,转头二次升级搞出实力更强的歼-11B。
俄罗斯一看急了,这不就是自家专利被下一家改良还不给专利费?
双方扯皮吵了老半天,从口水仗到桌下拉扯,最后大致画了条线:你中国可以继续做升级版歼-11B,但别往外卖,咱这脸面都要保住。
原因嘛,摆在明面上:你家的改装版已经把我原创甩两条街了,要是全世界都去买中国版的,我俄罗斯还怎么混军贸圈子?
所以逻辑上歼-16虽然战斗力爆棚,可也卡在这“潜规则”里头,估计不能拿出去卖。
你看,歼-16虽然没对外出货,但全世界懂门道的人都知道,这货有多横。
这也是为啥美国军迷圈里头常常自嘲说:“最强的F-15归美国,最硬的侧卫却被中国玩明白了。”
歼-16,活生生成了侧卫家族的顶级大佬。
要说印度空军有啥短板?
那还真不是多几架阵风、加几架大猫(苏-30MK什么)的事儿,归根结底,是玩不转核心科技,拿不出像样的本国制造。
自家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光辉战机”,名字硬气,实际性能被世界三代机拉爆。
说全国产呢?
呵呵,关键零件还得绷着脸向外买。
这就好比去朋友家蹭饭,一边嘴上炫耀自家能独立做大餐,一边灶台底下全是买来的半成品,关键酱料还得朋友寄。
都说印度空军靠进口续命,可时至今日,这条路也越来越难走通。
全世界能和中国空军正面刚过的,就剩下美、俄、法三个队友。
俄罗斯?
有前缘,限制少,但技术更新慢,人家五代机苏-57也难让人拍手叫好。
法国阵风卖是卖了,终极黑科技还在藏着掖着。
就算努力花钱烧出了36架阵风,技术天花板压得死死的。
那美国呢?
人家头顶F-35,想买?
队伍排到喜马拉雅山下了。
非盟友国家?想啥呢!
五代机出口那是梦幻级别。
所以这一局,印度想要硬刚中国,得掂量掂量底牌,还得自问下次出牌怕不怕对面掏更强的料?
说回这次的印巴空战,巴基斯坦用歼-10CE给印度上了一课,这课学得憋屈,却又不得不服。
一场空战打醒的不只是印度,更敲打了那些以为“买买买就能强”的旁观者。
军事这玩意,说到底拼的是底层技术跟工业能力,你进口能解一时燃眉,真有本事的是家底硬。
莫迪此刻的心情谁能懂?
明白自家空军跟中国的差距,还能光靠刷钱弥补?
苛求进口解困,现实却一次又一次啪啪打脸。
未来的趋势,一目了然:只要中国的战机产量和水平还在持续进化,印度追赶的步伐就不会停,但距离很可能还在拉大。
空军这场隐秘的博弈,靠山寨、靠进口,终究撬不动核心领域的“地基”。
想要逆转乾坤,得像中国一样,砸下时间精力, 培育自己的军工链,玩出原创的“黑科技”,否则说破天也只能做别人的追随者。
有意思的是,这次中国的歼-16虽然没风风火火杀出国门,却成了外界口中低调不张扬的狠角色。
禁不出口,却早已名声在外。
某种程度上,这可能是一种更高段位的存在感吧。
弄到头来,这场亚洲空军的明争暗斗,其实为后来看戏的人递上了一碟凉拌心态:“欲强先自强,消除幻觉,别再迷信买家秀。”
你怎样看印度空军遇冷、歼-16锁门不卖的局面?
咱们评论区见——你觉得“用钱补短板”以后还能走多远?
本文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宗旨,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及时回应。
盛达优配官网-证券配资-配资策略平台-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