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赖清德计划于8月以“出访”中美洲为名过境美国的消息传出之际,一场无声的风暴早已席卷台岛经济圈。
日本两大企业从台湾知名百货公司的突然撤资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冰山一角——据英国《金融时报》7月19日披露,日本政府官员近三年来持续警告在台日企:“台湾有事”时,撤离员工只能靠企业自己,政府无法提供支持。
这记直白的“免责声明”,撕破了某些日本政客“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虚妄口号。
日本政府的警告并非空穴来风。两名日本官员向《金融时报》坦承,根据日本宪法,自卫队海外行动必须获得东道国政府批准。而一名官员更明确点出核心障碍:“从我们的角度看,台湾没有一个被我们承认的政府”——这清楚表明,日本在法理上无法绕开中国中央政府去寻求所谓“在台行动许可”。
日本企业对此心领神会。知情人士透露,自2022年起,几家大型日企已开始每年秘密演练从台湾撤离员工的计划。这些演练中,日本官员虽会参与,却始终强调“私营部门自行操作”,明确排除了自卫队或军事介入的可能。
展开剩余75%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冰冷的数字揭示了警告的沉重分量:作为台湾地区传统第三大外资来源的日本投资,在2024年暴跌27%,投资额从2022年的17亿美元峰值骤降至4.52亿美元。一位日企高管坦言:“风险评估几乎让我们对台湾地区作为投资目的地的兴趣不大。”日本政府传递的信息清晰无比:地缘政治风险已成在台商业活动的巨大阴影。
值此敏感时刻,赖清德拟于8月启程“访问”巴拉圭、危地马拉、伯利兹等仅存的几个所谓“邦交国”,行程安排却耐人寻味——往返均“过境”美国纽约与达拉斯。
岛内舆论普遍认为,在岛内支持率因政策失误大幅下滑之际,赖清德意图借“外交活动”转移焦点,提升其摇摇欲坠的政治形象。更深层的动机,则是谋求将台湾包装成“独立实体”参与国际事务,为“台独”主张谋求舞台。然而这些小国“邦交”的实质,不过是建立在台当局年复一年巨额“撒钱”维系之上,脆弱不堪。
赖清德的“过境”计划将美国,特别是特朗普政府置于两难境地。近期特朗普政府为营造7月访华的良好氛围动作频频:解除部分对华芯片、发动机等关键产品限制,在芬太尼问题上对华示好,国务卿鲁比奥与中国高层会晤释放破冰信号。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这些举措直指两大核心诉求:解决即将到期的对华关税问题,以及缓解中国稀土管制对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的冲击。此时若高调接待赖清德,无疑将重创特朗普访华计划,使美方期待的贸易与稀土谈判前景瞬间黯淡。
然而,拒绝赖清德“过境”或冷淡处理,又意味着与台当局拉开距离,可能削弱美国长期扶持的“台独”势力,动摇其“以台制华”的重要战略支点。这种两难使特朗普政府至今未能就赖清德行程明确表态。
日本首相石破茂对台海保持距离的态度并非偶然。其执政理念强调“非主流”的自主性,对盲目追随美国介入台海冲突兴趣索然。更深层的顾虑在于地理现实——美国在日本的庞大军事存在使日本本土极易成为台海冲突延伸打击的目标。石破茂政府显然不愿让日本沦为大国博弈的战场前沿。
日本政府的警告,本质上是一份清晰的战略避险声明。
这与美国五角大楼近期力促日澳明确台海冲突角色的举动形成了鲜明反差。据《金融时报》披露,美国防部副部长科尔比积极推动盟友对台海提供“具体承诺”,却令日澳等代表“集体表示惊讶”。美方自身对台政策尚未清晰,却要求盟友先行承诺,被美专家直指“不现实”。
面对赖清德的“过境”窜访图谋与日本政府的风险警示,中国大陆立场始终坚定不移。
中国台湾地区(资料图)
7月16日,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记者会上以“坚决反对” 四字亮明严正态度:“我们坚决反对美国与中国台湾地区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坚决反对赖清德以任何由头、任何形式‘过境’窜美。”发言人正告赖清德当局,“倚美谋独”终将失败。
发言人也向相关拉美国家喊话,呼吁其认清国际社会普遍坚持的一个中国原则这一“大义所在、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早日加入中拉友好合作大家庭。这一表态再次重申了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的核心原则。
日本政府的“免责警告”与赖清德执意窜访的“政治豪赌”,清晰勾勒出台海局势的紧张脉络。日本企业的“用脚投票”和高达27%的投资暴跌,已为区域经济敲响了警钟;国台办“坚决反对”的四字箴言,则是维护国家主权不容置疑的坚定立场。
当石破茂政府选择远离风暴中心,特朗普在“接待与否”间摇摆不定,这场牵动东亚格局的博弈已然表明:任何妄图在台海玩火的行为,终将引火烧身。
毕竟真正的风暴来临时,政客的豪言壮语救不了被裹挟的企业,更救不了执意触碰红线的冒险者。
发布于:江苏省盛达优配官网-证券配资-配资策略平台-靠谱的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